钱学森的历史 钱学森逸事。历史老师要让每个人讲3分钟关于书中某个人的事?
1934年暑假前,钱学森面临着毕业后选择职业的问题。读上海交大火车制造专业,是他自己的选择,他曾为此感到骄傲。那时,他想得很简单,毕业后,要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,设计和制造出大批的机车,发展祖国的交通事业。自从到上海读书以来,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大事,他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,使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,深刻了许多,特别是他还了解到许多国外的信息,眼界大开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,特别是当年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,它实现了工业化,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。美国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,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它的电力技术革命。而美国的电力技术革命,又跟一个伟大发明家的名字分不开,那就是爱迪生。他不仅发明了电灯,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,大大加快了美国电气化的进程。钱学森得知,在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历程中,汽车、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发明,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其中,最使钱学森感兴趣的,莫过于美国的航空工业。19O3年,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了12马力汽油发动机,试飞成功,标志着人类进入航空时代。1918年,美国开辟了纽约到芝加哥航线。到了三十年代初,美国制造成功DC3—7号螺旋桨客机并投入使用,使美国的航空工业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。钱学森感到,火车固然重要,但已经落后于时代,蒸汽机要让位于电力。作为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,应该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,让祖国插上腾飞的翅膀。钱学森决心到西方取经,到西方最先进的美国去学习。他要像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普罗米修斯那样,从上帝那里窃得火种,点燃祖国大地,照亮九州四海。这年暑假,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了。就在他尚未派定工作之际,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,专业是飞机设计。钱学森的这一选择,自然再一次得到了父亲钱均夫的支持。因为,这依然符合他实业救国的夙愿。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