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?
春秋时期,秦国人伯乐善于相马,他把自己多年相马的经验,写成了《相马经》,挂在马棚的墙上。伯乐有个儿子,虽然学了满腹的相马技术,却总觉得自己不会灵活运用,就跑到千里之外的齐国,找了当时最著名的相马专家公孙龙。公孙龙看了伯乐儿子带来的《相马经》,觉得这本书浅显易懂,便收下了这个学生。公孙龙写了一本《白马论》,命学生按图索骥去寻找千里马。
问题中的“按图索骥”的成语故事,出自于《汉书·梅福传》中。
“今不循伯者之道,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,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,而不可得,亦已明矣”。
这个故事讽刺了“教条主义”。
按图索骥,意思是按照图像寻找良马,寓意为按线索寻找,也比喻做事拘泥教条,墨守成规,不懂得变通。此成语出自汉·班固《汉书·梅福传》;“今不循伯者之道,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,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手市,而不可得,亦已明矣。“
相传春秋时期的秦国人孙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。他一眼就能看出马的优劣,因此人们称他为“伯乐”。伯乐一生相过无数匹好马。到了晚年,伯乐便将自己相马的经验编撰成书,名为《相马经》。伯乐的儿子非常羡慕父亲相马的本领,也想成为相马专家,但他的才质平庸。于是,他将父亲的《相马经》背得滚瓜烂熟,自认为掌握了相马的本领,便根据《相马经》上的记载去寻找好马。
一天,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。他发现癞蛤蟆和《相马经》上所记载的“千里马额角隆起而丰满,眼睛明亮,四个蹄子大而端正”的特征太相符了,便认为自己真正找到了一匹千里马。于是,他忙将癞蛤蟆抓住,带回了家,并对父亲伯乐说:“我找到了一匹好马,只是蹄子不像。”伯乐听了儿子的话,又看了看他手中的癞蛤蟆,哭笑不得,只好回答说:“这马太爱跳了,不好驾驭。”
后来,人们就用“按图索骥”比喻做事死守教条,而不知变通。
下一篇:广东区号是多少号?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