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在唐代属于哪个行政区划?

麦兜
麦兜 2025-01-21 17:33:02

北京市在唐代属于涿郡或者幽州。隋朝改幽州为涿郡,唐朝建立后,唐初武德年间,涿郡复称为幽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幽州划归河北道。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。安史之乱期间,安禄山在北京称帝,建国号为“大燕”。唐朝平乱后,复置幽州,归卢龙节度使节制。

根据公元741年,唐朝时期地图。

此时今北京市境内存在十一县,分属三州。

幽州,即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的幽州,也是如今北京市行政建制的起源。南北朝时期幽州辖境渐缩,隋初改为涿郡,唐初复改为幽州。

檀州,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幽州地置,大业年间改为安乐郡,唐初复改为檀州。1123年金以契丹山前六州归宋,此为其中之一。明初其地级行政建制废。

怀柔县(前),唐开元四年(716年)置,今顺义区行政建制的起源。金明昌六年(1195年)改名温阳县,元朝并入顺州为州城,明初改为顺义县。1998年改设顺义区,至今。

威化县,治今房山区西北;

滨海县,治今大兴区东南;孤竹县,治今昌平区西;

辽西县,治今顺义区西北。此四县唐末废,不赘述